工作专栏
文化交流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专栏 > 文化交流
首届“正一道教: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侧记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1-28


长期以来,上海道教界与学术界通力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学术成果。11月6日至8日,由华东师范大学明道道教文化研究所、上海市道教协会共同主办的首届“正一道教:历史与现状”国际学术研讨会,可说是一次阶段性的成果总结。

这次会议,旨在合力推进正一道学术研究、深度发掘正一道文化价值,取得了丰硕成果。会议共收集论文90多篇,论文字数达140多万字。来自海内外的近百名参会学者,分别就正一道的历史、当代发展、经典教义、科仪法术、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方面,发表了论文演讲,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突破性的研究成果。陈耀庭教授评价说:这个会议给人的总的印象是,学术水平高,研究论题多,提出问题多,各家观点新,指导意义大。

道史考鉴

近年来,以道派史为对象的专题研究,成为道教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新动向。不过,就正一道的历史研究而言,目前似乎尚未得以充分展开。面对正一道研究相对冷落的现状,王宗昱教授曾呼吁:要坚持正一道研究的基础性地位。值得欣喜的是,这次会议所发表论文中,有关正一道派史的研究力作着实不少:

一是关于正一道形成及宗教性质问题研究。

正一道的历史形成问题,一直是学术界有待深化研究的重大课题。然由于史料、观念和方法等方面的局限,学界对于正一道的形成过程及其宗教性质,至今仍未有整体性的进展研究。本次会议上,有多篇文章围绕对“正一”概念的解读,来探讨正一道的形成及其性质。2011年,刘仲宇发表《从盟威到授箓——早期道教入道方式探索》一文,曾就“正一盟威”的含义作过出色的解读。这一方法思路,延续到了本次会议。朱越利的《正一道“正一”二字的涵义》认为,“正一”二字最本色、最核心的涵义应是正法度人、正心修道和正心通道三项。张兴发《浅析“正一”内涵与外延》则提出“正一便是道”的观点。杨燕的《正一道与坤牛精神》提出,正一道内涵有易学“坤牛”思想意蕴。

另外,从礼仪制度角度来诠解正一道的历史形成,也是近年来的新探索方向。陈霞的《中国宗教史上的首次跨越》,指出东汉正一道具备了宗教的基本要素和普遍的特征,特别是具备了比较固定的修行场所和祭祀制度。因此,正一道的出现,标志着中国本土的信仰和崇拜实现了向宗教的第一次跨越。陈耀庭很欣赏“跨越”之说,认为这个词表明正一道的出现是个进步,而且是不具有血性地伤害被跨越者的进步。钟国发的《从〈大道家令戒〉看道教历史》,就如何看待和理解道教的形成及其性质,提出了在研究中应谨慎处理史料的态度,最好少说“不”、“没有”;并认为正一道早期历史的研究还有许多细致的工作要做。

二是关于正一道各历史阶段发展状况的研究。

正一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情况如何,是正一道史研究的主要内容。这次会议,包括有从东汉直至近代的正一道史研究论文,内容丰富而具体。

闵丽的《五斗米道与蜀文化关系刍议》、吴成国的《早期正一道在汉水流域的兴起与传播》,从正一道与地域文化之关系方面,探讨了早期正一道形成、发展情况,显示出正一道丰富的文化背景。谢聪辉的《正一经箓新史料的调查与考证》、萧登福的《张道陵旨教经内容及斋期日形成试论》、刘昭瑞的《再论〈老子想尔注〉的若干问题》、蔡林波的《早期正一道“义舍”制度新考》、韩吉绍的《〈黄帝九鼎神丹经〉源流辨正》、刘屹的《古灵宝经中的张天师》等,则对早期正一道教的经典、制度史料作了新的考察和探索。

此外,王承文的《论陆修静道教信仰的转变》;宋锡同的《北宋正一道的转折:援禅入道与内外合一》、萧百芳的《从宋代龙虎山的洞天与福地看正一道的发展》、孙亦平的《论明代正一道教的改革诉求》、刘雄峰的《明清以来山西正一道教的演变和融合》、陈昭吟的《从道官兴废看明清时期正一道在福建的概况》、王见川的《民国以来的张天师与政府》等,对南北朝至民国时期正一道史,作了细致而具体的考察。

三是关于正一道的地方传播史情况的研究。

张泽洪的《正一道三元信仰在西南少数民族梅山教中的传播》、刘永明的《敦煌地区的民间信仰与正一道教》、徐建勋的《长洲彭氏家族与道教关系》、郭武的《瑶族入道科仪》、萧霁虹的《云南保山道教“长春灵宝派”科仪研究》、屈啸宇的《保界与通香:村落‘地方’观与正一派科仪知识的对话》等等,充分显示出正一道在不同地域的广泛传播,及其对各民族文化产生的深刻影响;与此同时,亦反映出正一道在历史发展中吸收、融合各地民间信仰,丰富自身文化内容的一面。

文化阐释

对于正一道思想文化资源的发掘研究,是道教学术领域亟待拓展的研究领域。如何看待正一道的思想、文化内容和价值,不仅仅是一个历史考察问题,更是一个理论方法的问题。

正一道的法术和仪式,过去常常被视为迷信、愚昧之实践行为;殊不知,此正为中华传统文化之塑造和支持机制。此一领域,向为海外道教学者所重视,而国内大陆学者往往着力不够。在这方面,陈耀庭、刘仲宇、李远国、张泽洪、吕鹏志等,是大陆为数不多的几位有着深入研究的学者。

然而,在本次会议上,我们欣喜看到:关于正一道法术、仪式研究的论文达20多篇,不仅数量多,而且学术水平高。李远国的《符、气、药:正一道教的修炼实践》、郑志明的《道教法术与内丹的会通》,对道教法术的整体内涵作了概括性研究。德国学者莱特(Florian C. Reiter)的《道教雷法的历史与实践》、张振国的《五雷秘法的根本在于炁法》等论文,对雷法的历史和原理作了细致考察。孔祥毓的《龙虎山和瘟酌饯科仪述略》、祝逸雯的《聚炁回灵,九转生神——〈无上黄箓大斋立成仪〉中的炼度仪》、李绍华和李滔祥的《赤符丹箓,永镇灵根——灵宝中盟箓的挖掘与整理》等,则对历史上正一道的科仪文本进行了深入考鉴。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上海城隍庙组织成立了“上海道教科仪数字保存项目组”,对上海地区的正一道仪式进行深入、完整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丰硕成果。会议上,陆志平等提交了《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与上海地区正一派道教科仪关系初考》;吉宏忠、陶金提交了《上海道教〈先天火犀芟治灭巫金科〉中的道法逻辑及法师身份》等。这些仪式研究的水平远远超过海内外原有的研究水平。

正一道基于法术、仪式实践而衍生出来的思想、科技、文学和艺术等文化成果,在这次会议中也得到了充分展示。詹石窗的《论正一道的文化贡献与历史地位》,指出正一道不仅整合上古宗教的各种文化资源,而且在传统科技与文学艺术等众多领域留下宝贵文化遗产,为加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孙鹏的《正一符箓的文化意蕴》,揭示了正一符箓的哲学、心理学、符号学内涵;章伟文的《空山先生雷思齐的道教易学思想》、强昱的《新解道法自然:李约》、刘固盛的《近代道教老学述论》等,可谓集体阐示了正一道哲学思想的深厚底蕴。金芷君的《中医高等教育之道教理论知识的普及与实践》、张晟的《论闵一得“医世玄科”》,发掘了道教医学的价值。吴真的《天师剑传说与叶法善崇拜》、罗争鸣的《〈历世真仙体道通鉴〉所载天师传记考》、贾利涛的《清初正一道教影响下的通俗神仙传记研究》等,则集中研讨了道教人物传记的文本,揭橥其深厚的文学内蕴和价值。刘红的《正一道宫观科仪体系中的音乐》、何春生的《茅山早朝科仪音乐与仪式功能调查研究》,是两篇相当专业的道教科仪音乐研究论文。

兴道策论

正一道在当代如何振兴及未来发展的问题,是当今道教界和学界最为关注的论题之一。本次会议上,来自道教界、学术界的一些代表就当代正一道的制度、文化、人才培养等方面问题,作了深刻阐述,提出了极富针对性和建设性意见。

授箓是正一道传统的核心制度之一。然由于历史原因,授箓制度一时难以恢复其原貌。近年来,刘仲宇教授主持了道教授箓制度研究的国家课题,并直接参与、筹划了当代道教授箓的实际工作,在教内外有重要的影响。这次,他发表的《当代授箓制度初探》一文,对当代道教的制度重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道教协会丁常云副会长的《关于新时期正一道教戒律建设的探讨》,针对正一道教开始出现的世俗化、商业化倾向,提出应倡导加强道教戒律经典的学习和研究,提高道教徒对戒律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完善道门规戒制度入手,建立一套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教规戒等可行性措施。中国道教协会张凤林副会长的《正一道当代发展之管见》,则提出应加强人才培养和宫观建设、加快教制建设和教义革新,以及加大文化宣传和社会公益的投入。徐才金的《浅议正一天师道在当代的复兴与今后的发展》,提出应该坚定信仰、爱国爱教,适应社会、与时俱进,以及巩固宫观经济,积极回报社会。

杨玉辉的《关于文化道教建设的探讨》,颇为新颖地提出了“文化道教”的概念。所谓文化道教,不仅是指区别于其他宗教的一般道教文化特性,同时也是强调它与科学、政治、经济等社会其他方面的不同。他认为,应借助道教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来促进当代道教的发展,以展现道教独一无二的魅力。杨德睿的《当代中国道教的新推动和新气质》,则认为当代道教及其发展显现出了许多不同于传统的新特点和新情况,道教应该基于新的环境背景来把握自身发展趋势。樊光春的《建立道教良性发展的机制推演》认为,当代道教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很好时机,但同时仍未改变在各大宗教中的弱势局面。为此,应该建立一套既保留传统优秀元素又借鉴他教经验并与时代切合的机制。

总体来看,会议代表们对当代正一道的振兴和发展,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更充满了期待和希望。此正如陈耀庭教授在会议总结时的寄语:相信新一代年轻道教领袖们一定会把握道教发展的黄金时机,带领道教界,带动道教信徒,有效工作,弘道传道,把未来20年的道教和正一道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达到一个新的水平。

 

(本文参考、摘引了陈耀庭教授对本次会议的总结发言;以及王宗昱教授发表在《弘道》第54期的《坚持正一道教研究的基础性地位》一文内容。在此谨表谢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