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风建设
教风建设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风建设 > 教风建设
道风建设的首要条件是持戒
浏览次数:次 发布时间:2021-01-28


教风建设关乎宗教的存亡,每一个教职人员都应慎重对待。在阴阳的运动、天地的气数的影响下,现阶段人们失去了本性,七情逞狂,物欲膨胀,社会的道德滑坡,人们自私自利的思想严重。一切修真悟道者,在这复杂万端千姿百态的世道中,如意志不坚,信念不真,经不起诱惑,就会被世俗淘汰,以至信仰淡化,戒律松弛,随波逐流,趋向世俗,俗不俗、道不道。在此情况下,加强道风建设、丕振玄风为当务之急,而道风建设的首要条件是一个戒字,下面我们先讲这个“戒”字的涵义。

现在大家看看“戒”字的结构,在上古时代,人在住宅的前面插两个木棒,中间一横将两个木棒连接起来,挡一些凶残者入室。再注意看右边“戈”字,这是古时候的兵器。由此可见门前不但有木棒挡着,还拿个兵器时时守护,这就是戒的涵义。由这一个“戒”字引申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如治理一个国家,设朝立政必有国纲;用于兵家,必有军纪;小小一个家庭,必有家规;工匠必有规矩,那么修真悟道者必持戒律。

上古时代,广成老祖给轩辕黄帝传授修道之法时曾说:“慎汝内,闭汝外,多知为败。”意即,守好本人门厅,不使欲念逞狂于外,不许外界不良之风入内。在道教的功课经中说得很明显:

善男子,善女人,依凭斋戒作是津梁,一切有为,显诸真路,体此法相,乃可受持,能屏众缘,永除染着,外想不入,内想不出,于正念中,乃得五脏清凉,六腑调泰,三百六十骨节之间,有诸滞碍,十恶之业,百八十烦恼之业,众苦罪源,悉皆除荡,即引太和真气,注润身田,五脏六腑,心目内观,真气所有,清净光明,虚白朗曜,杳杳冥冥,内外无事,昏昏默默,正达无为,古今常存,总持静念,从兹解悟,道力资扶,法药相助,乃节饮食,驱遣鬼尸,安寂六根,静照八识,空其五蕴,证妙三元,得道成真,自然升度。

这是我教得道祖师对修炼全面而精辟的概括,这一段经文的核心还是讲斋戒。在人间社会,国离“纲”百姓不安,军失“纪”队伍不整,校失“律”生员不中,家无“规”子孙不器,教失“戒”而堕落。所以千经万卷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文字表述,但修炼的唯一前提是持戒。绝不敢在修炼过程中间,七情逞狂,六欲纵放,肆无忌惮,任意所为,放荡无羁。故《清静经》云: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以上仅仅是修炼者之初步,最后达到最高境界时七情六欲断绝,受、想、行、识、色“五蕴”俱空,就如黄帝在《阴符经》中说的:“瞽者善听,聋者善视。绝利一源,用师十倍,三反昼夜,用师万倍”。到那时万缘俱消,一意真诚,使后天返回先天,也就是丹经中经常讲的返情归性,人身大道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界,到那时人身的一切潜能都会出现。道有什么妙用,人身同样具有什么功能,正如《南华经》描绘的这一境界:

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之人也,之德也,将磅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为天下事!之人也,物莫之能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熟。

 

文/任法融,作者为中国道教协会会长)